高速浏览通道:http://lenswww.web-32.com

壁画摄影师——王鹏
    在西藏某个寺院里,他安静地坐在壁画前,一丝不苟地对着电脑和一台升降机械进行操作,一言不发,旁若无人,甚至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就是有着“钢铁侠”之称的壁画摄影师王鹏。凭着钢铁般的毅志,6年间,他单人单车七入西藏,拍摄了数十万张精美壁画……    [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详细内容
藏地壁画摄影师——王鹏
发布时间:2011/6/17  阅读次数:5071  字体大小: 【】 【】【


【视频】西藏卫视专访:壁画摄影师王鹏的西藏往事《西藏诱惑》

  “我的前世就是西藏寺庙里的一名画师,所以今生还得为西藏壁画而行走。这样说,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给自己一个拍摄壁画的精神动力:缘分。”
  “如果真有2012,这些珍贵的壁画,或许最有资格搭上那艘避难的方舟……”         ——王鹏

  6年间,凭着钢铁般的毅志,王鹏单人单车七入西藏,耗资100多万元,拍摄了近600组数十万张珍贵壁画。这些稀世珍宝,有的已经成为孤品。

             王鹏在贡嘎曲德寺壁画拍摄现场。(三个月后,他身后这幅藏传佛教壁画青孜画派的创始人青孜钦莫大师于十五世纪在贡嘎曲德寺亲手创作的,现存最完整的一幅壁画作品坍塌了!庆幸的是,王鹏拍下了它,为将来的复制提供了高清数字文件。)



  在西藏某个寺院里,你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古怪的人:他安静地坐在壁画前,一丝不苟地对着电脑和一台丑陋的机械进行操作,一言不发,旁若无人,甚至一坐就是整整一天。他就是有着“钢铁侠”之称的壁画摄影师王鹏。
  一次偶然的藏地行让他与壁画结缘,而为了保存这份执着而脆弱的美丽,他毅然决定投身到充满艰辛的壁画摄影工作中去。就这样,因为热爱,因为执着,在朋友的帮助下,研制出了世界首台专门用于壁画拍摄的升降机。
  2005年,当他看到古格王朝遗址上的白度母画像在历尽数百年历史后依旧色彩艳丽而栩栩如生,王鹏着实有些惊讶,而在参观的过程中他发现,因养护的不到位、气候变化加速风化和毁坏的壁画又让他心疼不已。这一切也激发了他将壁画用数字化格式永久保存下来的念头。
  回到天津后,那些精美的壁画不断在王鹏脑海里盘旋,拍摄壁画的念头也挥之不去,终于在2006年,他毅然地投入到了西藏壁画拍摄的工作中。从交通便利的拉萨城到荒无人烟的藏北阿里,6年的时间里,王鹏的足迹遍布了西藏的各个地区。
  虽然在起初的壁画拍摄方面,王鹏并没有什么经验,但他却是很有天赋的。凭借着对壁画艺术的热爱和满腔的激情,凭着多年练就的扎实的摄影基础和对器材的精通,王鹏跟身边共同爱好摄影的朋友们一起探讨研制出了世界上唯一一台适合壁画拍摄的升降机。
  王鹏说,壁画的拍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部分壁画由于年久失修,高度在接近屋顶的那些壁画并非用梯子就可以解决拍摄问题,可能会在某个不经意间就将壁画毁坏了。
  第一代的拍摄升降机在试验过程中被证明太重不适宜长途携带、组装不够便捷等等缺陷,这台设备在刚成型后便遭到了否决。
  不过王鹏并没有放弃,他的第二次设计灵感来源于消防车的云梯。然而这个设计还是有缺陷,虽然比第一代要轻便,但却不好控制。拍摄的过程中对于设备的稳固性平衡性要求极高,一个不小心的倾斜碰到已经松动的墙壁壁画可能就因此坍塌了。经过反复的测试,第二代升降拍摄设备依旧遭到否决。



研究升降机的改进方案

  结合了前两次的经验,研发小组的伙伴们通过CAD等辅助工具重新设计了辅助设备,通过草图将机器按设计的原理制成实物进行测试,终于获得成功。第四代升降机能够快速的组装,并能够通过电脑联机来进行系流拍摄,像电影拍摄一样,新一代的升降机附带了滑动的轨道,能够确保在移动拍摄的过程中保持平衡,世界上唯一一台为了拍摄壁画而设计的升降机就这样诞生了。



进藏前对升降设备进行操控性能测试

稳定性测试                                             光线测试

  由于升降机是由铝和钢等金属材料制成,没有任何的颜色装饰,裸露在外的金属色,看起来就像机器人长长的手臂一般。这个“手臂”不仅协助了王鹏完成了大量的拍摄工作,也让他赢得了“钢铁侠”的美誉。

  在枯燥的进藏途中,只有车内的CD陪伴,疲倦的时候王鹏就下车歇一会儿,点燃一支烟,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片荒凉,冥想着千百年前奔腾在这大漠戈壁上的金戈铁马……

乐都县(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瞿昙寺壁画

朝圣者

  每当遇到真正的朝圣信徒,王鹏都会下车每人送一瓶水,然后静静地看上一会再离开。“人需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能充满希望和寄托。我和他们是生活在同一世界里的人,但此时此刻,看着他们在凛凛寒风中一步一匍匐的身影,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我们之间的思想和追求不在同一境界里,至于谁的境界更高我不知道,但我能够肯定的是:他们的身影会永远印在我的记忆中,而对他们来讲,我只是他们在朝圣途中遇到的一个匆匆过客……”王鹏感慨地说。

  王鹏每次进藏都能结识很多藏族朋友。王鹏的好友普布曲桑是古格王国管理站站长,毕业于西藏大学美术系,对唐卡绘画十分痴迷,近年来临摹了很多古格和托林寺的壁画,这是他为王鹏展示他用三年时间临摹的一幅十五米长的唐卡长卷。

王鹏与藏派画师贡嘎嘉措、普布曲桑欢聚畅谈

  扎塘寺的壁画在西藏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寺庙的堪布索朗旺久与王鹏早已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了,看到王鹏为扎塘寺拍摄,并由天津金彩公司复制的古代唐卡,堪布索朗旺久兴奋异常。

藏学专家学者兴致勃勃地观看壁画复制品

王鹏与憨厚的葱堆措巴寺老友阿旺土登合影留念

  葱堆措巴寺在文革中破坏严重,之所以还有壁画保存下来,是当年被征用做粮库时,壁画被刷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灰。几年前,阿旺土登突然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大殿的白灰墙后面有壁画,并且告诉了他去掉白灰恢复壁画的方法。从此,瘦弱的阿旺土登就开始了他数年如一日的漫长工作——清洗掉这些白灰,让壁画重见天日,而寺中的其他三名僧人由于忍受不了清贫和寂寞陆续离开了。阿旺土登的虔诚和惊人毅力深深感动着王鹏,每次进藏,王鹏都会专程去看望这位好友。

王鹏与藏学专家和学者们研讨壁画的内容、历史、年代,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拍摄方案

达色卡古托寺的尊者米拉日巴壁画造像局部

  达色卡古托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发源地,始建于公元十一世纪,在这里涌现出了如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众多佛学大师。也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
  传说尊者米拉日巴年幼时父亲亡故,家中富足的财产被叔父霸占,他的母亲、妹妹和他本人都被叔父所奴役,过着非人的生活。米拉日巴长大后,学成咒术,在叔父儿子的婚礼上咒死35人报仇雪恨。后来米拉日巴对自己的恶行起了忏悔之心,于是到佛教大译师玛尔巴那里学佛,经受了难以忍受的考验,终于求得佛法,最后修得了“一世成佛”的“正果”。
  这座色卡古托塔据传就是米拉日巴用了6年多时间,几经拆除重建,以一人之力修建而成的。在塔内还留有他的手印、指印等圣迹,至今赶来朝拜的信徒还络绎不绝,据说围着第九层塔的外围顺时针转三圈,将不会堕入六道轮回。

贡嘎曲德寺的一组钦孜大师亲绘的壁画局部

东噶石窟壁画

兴玛寺壁画局部

隆子县的一幅吐蕃时期壁画的局部

王鹏在扎果寺接受第六世德珠活佛摸顶

坚耶寺十五世纪壁画残部

拍摄间隙


  
王鹏自述:

  “当我走遍西藏的神山圣湖、荒原峡谷之后,我的内心依旧空空如一,放佛我从未涉足过这片土地,我疑惑它到底还有什么是我未曾看透的?在古格,一幅白度母的壁画,为我解开了困惑,让我知道,我在西藏的行走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使命……
  电影《钢铁侠》的男主角小罗伯待·唐尼为了与邪恶势力斗争创造了可上天入地、坚不可摧的钢铁侠,而现实中,为进入西藏寺庙中某些狭小的空间,高质量地于拍摄还原藏传佛壁画,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发明了一个像“钢铁侠”一般无所不能的巨型航架。
  这个庞然大物重达70多斤,并配备有拍摄用的柔光灯,航架底座长50厘米、宽40厘米、支架伸展后整体高6米、收缩时高l米3,这样很轻松地就能放进越野车后座。
  设计这样一个“钢铁侠”对我和朋友们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尽管我们都是搞摄影出身,但在机械设计上没有任何经验,什么都要自己摸索,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个航架设计为三角构造,拆装过于繁琐、重量偏大,不便于携带,加之拍摄壁画是份很特殊的工作,有的壁画,夹在不到2米宽的狭窄空间里,高度有五六米,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如果我使用的航架不合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弄伤这些本来就干疮百孔的壁画。后来我们改变了整体的设计,缩小底座,将它设计为垂直升降,并且可遥控操作,再也不用担心机器损伤到这些宝贝了。
  在我所拍摄的壁画中,最长的一幅壁画高6米左右,整体长达20米,夹在一个不到2米的空间之中,别说照相机,就连人亲身站在壁画前,距离太近,也无法看清壁画的全貌。所以我必须借助“钢铁侠”才能完成拍摄。但是,在西藏的寺庙里,因为僧人们、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从没见过拿这么大的装备拍摄壁画的,所以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很多次我都必须向僧人们,或者好奇的游客解释我的拍摄方法和拍摄工具。
  有一次,在一个寺庙里我正像往常一样趴在“钢铁侠”的胳膊上专心地拍摄,就有一个年轻的游客好奇地问 “你怎么只拍佛像的手呢?距离这么近,局部的影像太没意思了吧?”我胸有成竹地一笑,“这你就不知道啦,其实,为了一比一的还原壁画的原貌,我用的是接片的拍摄技术,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拍摄壁画的局部,然后,在通过电脑后期合成,将若干局部拼接成整体。简单的说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一小块一小块的组装最后成为一个大图。这种拍摄方法,能保证壁画有多大,照片就有多大,这样画面质量更高。而且,为了保证壁画色彩真实还原,我专门托朋友从美国带了一套色板进行拍摄校对,这项繁琐的工作既枯燥又费时。
  在桑耶寺拍摄壁画时,我用了4天时间,仅拍摄了10张完整的壁画。白天拍摄,晚上在电脑上进行接片,非常辛苦,但当我第一次看到自己所拍摄的壁画合成全貌时,我惊呆了,那些壁画上的色彩和线条仿佛出自仙人。我更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无法用金钱和时间来衡量的。我想除了绘制壁画的画师,我可能是第一个看清它全貌的幸运者。
  因为这不寻常的经历,为我的藏地之行增添了许多出乎意料的惊喜。
  “我害怕这片净土会被蜂拥而来的现代文明逐渐淹没。”
  我以前常说:“世界上有一种争斗注定要失败,那就是生命与时间的争斗。”然而在我第三次进藏时,我的这种想法彻底的颠覆了……
  2006年,青藏铁路火车通了,柏油路修好了,越野车不再剧烈的颠簸,但我的心里却产生了一丝遗憾和失落,我害怕这片净土会被蜂拥而来的现代文明逐渐淹没,甚至怀疑是否继续前往西藏。然而,在我最彷徨最迷茫的时候,西藏总能给我指引。
  6月的午后,我漫步在古格的红殿,阳光轻柔地扫过主佛台侧面的墙壁,突然间,那些由于雨漏和风蚀日照变得陈旧而色彩斑驳的壁画跳跃而出,神和人,佛和僧俗百姓鲜活地汇聚于一壁:坐莲台或骑马,行于山川或腾于云端,昕法或辩经……祈念声、锣声、号声、舞步声和辩经声,从那些几乎只有巴掌大小的精致的人物画像和山水图谱中宣泄而出,特别是那幅白度母的壁画,她脸上的神情,似乎透着淡淡的慈爱的忧伤,但似乎又是温静、善良,目光超脱。
  我凝神于这些保存了400—1000多年的迷幻色彩而不可自拔,突然想到似乎有一种东西是能够超越和战胜时间的。我很兴奋,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在于她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与时间抗衡并得以延续。从那时起,我计划并开始实施系统地拍摄西藏所有关于藏传佛教的壁画。
  现在,我已经多次越野穿越整个西藏,耗费100多万元,拍摄了近600组藏传佛教的壁画照片。但尽管如此,我的内心却依旧不能平静,依旧充满着担忧。至今为止,我所拍摄的壁画,也不过是整个西藏壁画的三分之一,很多壁画在我拍摄的过程中就已经消失,所以拍摄壁画时我尽量选年代久远的先拍,然后再拍年代稍近的明清时期的壁画,但是,如果要我凭一己之力拍完整个西藏的壁画大概还需要6到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不惧怕时间,我只是不敢想象,在我完成壁画拍摄工作之日,还有多少壁画会成为口传的故事却无法亲见……
  当人过了而立之年,冲动和激情便会减半,而我,似乎是个例外,我向往西藏,因为那些千百年的色彩在呼唤我,我也酷爱越野,我喜欢那种车轮飞转,扬尘千里的感觉。
  因为向往,所以无畏,在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GPS导航和手机信号,甚至没有备用物资与后援保障的情况下,带着140斤的摄影器材,单车越野,就这么冒冒失失地一头闯进藏北,一呆就是25天。这段经历现在想起来也会令我毛孔扩张、背脊冰凉。
  在这漫长的25天里,我沿着罕有人迹的大北线(安多—班戈—尼玛—改则—革吉—狮泉河)穿越藏北到达阿里。一路上除却沙漠上的迷途与沼泽中的陷落,疾病和伤痛,荒郊野外的冰冷之夜,最让我头疼的竟是为心爱的越野补充能量——加油。
  藏北,虽说安多、班戈、尼玛、改则、革吉等县城都有加油站(当时只供应90号汽油,现在据说有93号),油价大概每升12元,但由于我没带备用油桶,满满一箱油不足以支撑到第二个县城。所以每走一处小村落我便要下车询问哪里可以加油。
  幸运的是,当地所有的小村子里,都有开茶馆的老乡可以提供汽油,只是汽油质量不高,而且颜色金黄,最多只能充当70号或75号。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油价不菲,大概要8元钱一升,并且还得和颜悦色地和村民商量才行。
  这种随时可能没汽油日子很痛苦.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第二日就搁浅在荒漠里。在藏北,越野车抛锚或没油了,那可就真应了那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条路对我来说或许就是今生的唯一,因为我不一定有胆量单车再走一次,但这样经历我却可以记住一辈子。我不想过多的言及藏北路途的艰险,因为我不想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我不是什么伟大的人,只是想顺利地完成壁画的拍摄工作,这也算是为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吧。
  ……”

  王鹏常提起他有一个心愿,就是通过高仿真复制技术,将他拍摄的西藏壁画以一比一的尺寸重现,让这些美轮美奂的精美艺术品世代传承下去。

  

——来源 :【金彩影艺网】特稿


 

  天津市金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金彩影艺网 ( 津ICP备09004086号)  

  Copyright ©2008 - 2011
   
http://www.gcfast.com   
http://www.lens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dd:
天津市南开区凌宾路凌奥创意产业园4号楼3层        Tel: 1333204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