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毛笔(转)
发起人:xian369  回复数:6  浏览数:6591  最后更新:2013/6/4 11:13:07 by 风的影子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3/5/24 10:13:26
xian369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63
注册时间:2012/1/6
【中国古代硬笔】

中国古代也分软笔和硬笔,软笔就是我们常说的毛笔,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兽毛笔,但都统称为毛笔。硬笔有以下几种:

  1、骨锥笔。用禽兽骨头磨制。中国史前考古发掘中屡见无孔骨针和有孔骨针,除穿孔和缝补之外,它们还作刻画工具用,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很多符号就是用这种笔刻画。

  2、刀笔。青铜等金属制成,至迟商代就已出现,主要用于甲骨的刻写,周代称“削”。《周礼·考古记》载:“筑氏为削。”表明周代已经有制造“削”的专设工官。

  3、竹梃笔。用竹杆削制,一端磨尖,醮漆书写。史书中“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说的就是这种笔。战国、秦代简牍帛书以及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就用这种笔直接书写,或先写底样,然后刻画。

  4、木笔。以木质材料削制而成,用于醮色写字。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两处遗址中发现了三支木笔,该笔用红柳磨制,笔尖发秃,上面还带墨痕。

  5、铅笔。以石墨为粉,和胶搓条而成,直接用于书写,史书称为“铅椠”。敦煌遗书六朝至北宋的写经中,常见一种称“乌丝栏”的界线,就是用铅笔勾画。

  6、荆笔。用荆条削磨而成,用于醮墨写字。《拾遗记》载,东汉任末,幼时家贫,“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7、芦管笔。用芦苇管削制,有马耳状笔舌。《诗经》载:“静女其变,遗我以彤管。”彤管就是最早的芦管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还发现了三支双瓣合尖芦管笔。

  8、竹锥笔。用竹批削制而成,是竹梃笔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不同在于,竹梃笔醮漆写字,笔尖较粗,竹锥笔醮墨写字,笔尖较锐利。1991年,敦煌高望燧汉代遗址中就有竹锥笔的出土。

  9、鹅翎管笔。用鹅翎削制而成,原理与西方鹅管笔同。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此鹅毛笔就是鹅翎削制。

  10、双瓣合尖竹管笔。竹管削制,笔舌正中开缝,是竹梃笔、竹锥笔的进一步发展。1972年,甘肃武威市西夏遗址中有出土。

  11、铁锥笔。铁杵磨制而成,尖端锐利,主要用于印玺及金属硬物的刻字。《三国志》载:东汉献帝时“御史刻印不供,乃以锥画,示有文字”。

  12、土笔。以白土或红土为笔,直接在纸、木、地面上画写。《东斋记事》载:宋人李怀衮在“其常所居处,皆置土笔”。

  13、毡笔。用毡卷制而成,用于醮色写字。《唐摭言》载:唐代贡院进士榜头“以淡墨毡笔书‘礼部贡院’四字”。

  14、火炭笔。将木炭烧红,用于烙写。《武风子传》载:云南武定人武恬,善用火红木炭在竹筷上烙绘禽鱼花鸟、山水人物。

  15、钢管笔。将细钢管削磨成尖,用于醮色写字。《瓶庐丛稿》载:清人连文冲“出新意,以钢管作书”。


  由于古代往往一物多用,除以上骨、木、竹、土、铜等硬笔外,史书中还有箸笔、手笔等记载。

  古代要用尺子画什么图,也是用毛笔,但是使用的是界尺,界尺是用毛笔画直线用的木尺或竹尺,没有刻度,厚约三分,长度不等,在画线使用的一边有一平台,从横截面看如“凸”字,是画界罫线的文房文具,书法作品中用作罫线,绘画中用作画“界画”,兼镇纸幅。罫线或作画时将长度约为一枝笔长短的竹棍,一头削成半圆磨光,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手同时握画笔与竹棍,将竹棍抵住界尺凹槽,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

  界尺起源很早,它是随着界画的产生而产生的。界画是我国古代以描绘建筑、车船等器具为主的绘画种类。因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根据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驰骋中原,命工匠将被灭六国的那些巍峨精美的建筑,一一描摹下来,或许那时就有了界尺。但真正有文字和绘画记载的当属晋代,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他在《洛神赋图卷》中,用界画方法绘制的舆车与龙舟,就足以让我们感叹其技巧之高超。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目前我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另外还有宋代的著名界画《黄鹤楼》、《滕王阁图》,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等。

  界尺材质并无记载,但在《五代史•唐赵光逢传》中说:“赵光逢,字廷吉,在唐以文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或可推知有以玉为界尺者。现在我们常用竹、木、有机玻璃等制作界尺。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9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9 人。